河南品牌网  
品牌智库
经验交流>
品牌扶持>
会员品牌培育>
互联网+>
品牌榜样>
品牌榜样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品牌智库 > 品牌榜样
希望之光 点亮生命 ——探寻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守护健康的密码
发布时间:2025-11-28 08:48:37    

河南省传染病医院(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)。医院供图

  冬日清晨,阳光斜照进河南省传染病医院(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)感染科的走廊,光影在洁净的地板上拉长。这里安静,却充满力量。一位老人正扶着栏杆缓慢行走,步伐稳健,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。不远处,医生办公室的门虚掩着,里面传来温和的交谈声。

  你很难想象,这里收治的,是曾令人“谈之色变”的艾滋病患者。你更难以想象,这家医院的感染科,曾只有1名医生和4名护士。从基础薄弱的小科室到省级重点学科,从单科诊疗到多学科协作,他们如何改写了无数生命的轨迹,又如何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刻下独特的“河南样本”?

  答案,就藏在这条洒满阳光的走廊里,藏在一张张重获新生的面孔背后,更藏在一个核心密码之中。

  2025年12月1日是第38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我国今年“世界艾滋病日”宣传活动主题为“社会共治,守正创新,终结艾滋”。

  “世界艾滋病日”前夕,笔者走进这家医院。

  破局:当“死神”与“瘟神”同时敲门

  ——MDT多学科诊疗,为最复杂的生命开辟绿色通道

  2025年11月,65岁的吴先生走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时,只以为是寻常的乏力、胸闷。然而,在科主任赵清霞看来,这些细微症状背后,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机。

  检查结果证实了她的担忧:急性心肌梗死前兆。更凶险的是,影像学显示他合并有腹主动脉-髂动脉夹层动脉瘤——一个在体内随时可能破裂的“炸弹”。这位艾滋病病毒(HIV)感染者,同时被“死神”与“瘟神”夹击。

  “怎么办?”这三个字,重若千钧。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艾滋病患者,如此高风险的大血管手术,在过去几乎是一条绝路:病情如此凶险,如果不手术,随时有破裂致死的可能;如果做手术,免疫力那么低,术中、术后都有可能感染,危及生命!

  医院的多学科会诊(MDT)机制立刻被激活。感染科、心血管内科、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的专家迅速集结。会议室里,没有“你的病人”或“我的病人”,只有“我们的病人”。

  “我们的核心任务,是确保患者在整个围术期,处于免疫状态最稳定、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的‘安全窗口’。”赵清霞的话,为这场高难度救治定下了基调。

  一条专属的“绿色通道”随之开启:吴先生从感染科病房直接进入手术室,术后不再辗转,直接返回他最熟悉的感染科进行康复。这不仅是一条生命通道,更是一条尊严通道——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,避免了在普通病房可能面临的异样眼光与不必要的解释。

  无影灯下,心血管内科程勇主任团队与感染科专家并肩作战。手术刀、导管、支架,在专家们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。数小时后,一枚覆膜支架被精准植入,成功拆除了那颗“炸弹”。

  术后,吴先生返回感染科。在护士的指导下,他重新学习行走。每一步,都踏得坚实而有力。

  “现在感觉好多了,感觉像换了一个人!”他兴奋地展示着重新获得的活力。窗外,阳光正好。

  艾滋病,即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”,HIV病毒会系统性摧毁人体的免疫防线。过去,治疗的目标是“活下去”;如今,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进步,感染者寿命显著延长,心血管疾病、肿瘤等“共病”成为新的主战场。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破局之道,在于打破了学科的壁垒。通过MDT模式,他们让感染学科与普外、心外、妇产、泌尿、神经、肿瘤等专科多学科协作,形成了“既治艾滋,也治百病”的医疗新生态。这里,每年完成HIV感染者3~4级手术500余例,腹腔镜下胃癌、结直肠癌根治术国内领先,母婴阻断成功率100%……他们用技术证明,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复杂疾病,同样值得并能够接受全力救治,挽救生命。

  护航:从“活下去”到“活得好”

  ——个案管理师,成为患者的“生命导航员”

  人类抗击艾滋病的征程,已从“活下去”迈入“活得好”的新阶段。然而,漫长的治疗之路,复杂的共病管理,以及如影随形的病耻感,常常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2023年5月,一个全新的角色——“HIV个案管理师”团队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立。他们是患者的“生命导航员”,提供从用药指导、饮食建议到心理疏导的全程、持续性服务。

  “HIV个案管理模式可减轻临床管理压力,通过定期随访掌握病情波动,及时识别风险,最终目的是助力患者回归健康生活。”院长秦川如是说。

  目前,医院门诊管理的近4000名在治患者,都已纳入这套“全病程—全生命周期”照护体系。

  更值得一提的是,2025年4月7日,该院开诊了“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门诊”(以下简称“快启门诊”)。

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,所有确诊者应在7天内启动抗病毒治疗(ART)。快启门诊的目标,是将这个时间缩短至“当天”。这里将宣教、治疗、关爱融为一体,像一条高效的生产线,在第一时间为迷茫的患者装上“生命的方向盘和刹车”。

  2025年8月17日,该门诊被国家权威部门评为全国标杆单位。荣誉背后,是一个个被抚慰的“惊魂”。

  11月26日,午休时分的医院快启门诊,阳光静谧。一对中年夫妻的闯入,打破了平静。女人面如死灰,眼神空洞,全靠丈夫搀扶。男人脸上则写满了焦急与无助,未语泪先流。

  个案管理师第一时间察觉异常,将他们引荐给专家。原来,男方在术前HIV初筛中,看到“待复查”三个字。在他们的认知里,这等同于“最终结论”。

  男子放声痛哭:“救救我们!是我做错了事!”

  专家安抚了他的情绪,语气沉稳而有力地说:“先别急,事情可能没有你想得那么糟。”基于专业判断,专家认为女方感染概率极低,男方也存在假阳性可能。

 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。个案管理师陪同采血,与检验科紧急沟通,开启绿色通道。从采血到出具结果,不到一小时。

  当确证报告显示“双方均未感染HIV”时,整个门诊安静了。夫妻俩盯着报告,双手剧烈颤抖,反复确认后,再次抱头痛哭。这一次,泪水冲刷的不再是绝望,而是劫后余生的狂喜。

  赵清霞说,疾病本身的可怕,有时远不及对疾病的恐惧。个案管理师和快启门诊,构建起一张柔软而坚固的安全网。他们接住的,不仅是跌落的生命,更是濒临破碎的家庭。这套模式,将冰冷的医疗流程,赋予了人性的温度,真正实现了从“治已病”到“管全程”的跨越。

  核心密码:党建引领下的“守护之光”

  ——让希望成为可以复制的力量

  这份为生命兜底的温暖答卷是如何书写的?答案蕴藏在实实在在的诊疗数据中,也藏在一些看似与医疗无关的细节里。

  “截至今年10月,我们的抗病毒治疗成功率已高达99.42%,7日内治疗启动率达到88.96%,当日启动率也提升至66.20%,患者流失率显著下降。”副院长李洪智提供的一组数据,清晰地揭示了医院的救治成效。

  在医院,每个党支部都有一个温暖的品牌名字。感染科党支部叫“医路有爱,全程守护”,其他支部还有类似名字……它们共同构成了医院“守护之光”党建品牌矩阵。这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“免费邮寄药物”“技术帮扶基层”“为患者送餐”等一项项具体行动。

  医院党委扎实推进的“六个一”工程,将党建深度融入肌体:筑牢基层党组织一个基础,围绕河南省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一个中心,凝练“守护之光”一个品牌……

  在这里,“党建引领”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,而是融入血脉的基因。它从根源上解决了“为谁而干”的动力问题,凝聚起“如何干好”的集体智慧,最终形成了“社会共治”的强大合力。它让技术创新有了灵魂,让人文关怀有了根基,让“以患者为中心”不再是一句虚言,让希望成为一种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力量。

  “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,救死扶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。”院党委书记孔维超的话朴实而坚定。在这份初心的驱动下,医院将优质资源不断下沉:利用“12·1世界艾滋病日”等节点,党支部深入校园、社区、KTV等场所,开展科普、检测;专家们培养患者成为“同伴教育员”,让康复者去影响迷茫者;志愿者提供婚恋、就业指导,帮患者找回社会坐标……

  “未来,医院党委将继续秉持初心,持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,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、多元的关怀与支持,为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贡献力量。”孔维超说。

  夕阳西下,吴先生结束了治疗,等待着出院回家的日子。那对重获新生的夫妻,手挽着手走出了医院大门,背影没入城市的灯火。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里,那盏名为“守护之光”的灯,依旧长明。

  它照亮的,不仅是一个科室、一家医院的前行之路,更是在“社会共治,守正创新”的信念下,中国终结艾滋病流行威胁的坚定步伐。

上一篇:你吃火锅的必点菜是他17年前的创业起点
下一篇:返回列表
 战略合作伙伴
小李补胎
同盛咨询
帅太
中国一拖
牧原集团
肯德基
必胜客
平顶山市博爱医院
河南整形美容医院
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
郑州大桥医院
阳光产险
双汇集团
中国移动
景安
中国人寿
恒大
新华保险
好想你
Copyright ©2018 河南名优品牌管理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办公室电话:0371-86170333  秘书处电话:0371-89971666  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兴荣街22号
工信部备案号:豫ICP备2024050728号-1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3209号 技术支持:河南科加